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探索网络心理援助组织实施的特点、方法和规律,研究适用于网络心理援助的技术、疗法和理论,对于拓展心理服务的途径,提高心理援助的效率,充分挖掘志愿者和发挥公益组织进行网络心理援助,增强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推动和完善我国网络心理服务体系和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所提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是我们从针对新冠疫情的网络心理援助行动中梳理和总结出来的,无论是对心理志愿者今后参加网络心理援助活动,还是对心理咨询师从事网络心理服务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
王邈,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曾任教于国防科技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潜心研究心理学近十五年,先后在《社会心理科学》《中国健康心理学》《临床身心疾病》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余篇,著有《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破译肢体语言密码》《释梦:识未知的自己》《梦的解析:从释梦到审梦》《成长我懂你:家庭教育的五十一堂心理微课》等六部著作。
李本修,心理学工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婚姻家庭治疗师,意象对话治疗师,本土化团体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与催眠师联合委员会理事,贵州省戒毒管理局心理矫治专家库成员。多年来,一直注重本土化的心理学实操研究,从事心理学社会应用与服务工作近十二年,先后发表心理学期刊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