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世人对健康的思考多是分散的或零碎的,有些甚至还是不健康的。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人将健康交给医生,毕竟,关于健康的思考过于复杂,不是谁都可以说清楚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引古语),健康与否,生命几何,这谁算得到呢?这是将健康等于疾病来看,即无疾病就算健康了。殊不知,医生大多不懂健康,不然,医生的健康状况与平均寿命该远优于一般人才是。遗憾的是,我们无法找到相关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故将健康交给医生是不理性的,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
哲学家或宗教学家等思想家们也关注健康,当然,他们与医生有不同的思考。如果说,医生主要重视人的身体或机体,那么,思想家们自然更在乎人的心灵了。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早在几千年前,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巫医其实是一体的。所谓的巫,大体算是人类最早的思想家,他们不仅掌管人们的健康(或疾病),甚至主宰人们的生命呢。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思想家们有了分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关注的是人的心灵。
很多人都说,如今人们崇尚的是实用主义,生存活动越来越合于现实主义。而无论实用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也不外乎痴迷于物质生活,追求安逸、舒适、高效、成功等,鄙弃简朴、平淡、痴情、诗意的精神生活,思想家们所倡导的心灵健康也就越来越不合时宜了。甚至于,心灵鸡汤也不再是美味,与风靡世界的快餐食品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说思想家们重视人的心灵健康不应该,也不能说世人专心于物质生活毫无道理,他们都是客观存在,都具有合理性。然从健康的视角看,则明显存在不合理性,起码,思想家的理论不被世人普遍认同,未能惠及于人们的生存活动,这其中就存在问题。究其实,恐怕还在于世人对健康认识不清晰与不全面。
《健康论》的作者何琦先生喜好读书,也从读书中受益良多。作者认为从健康的角度论,读书本身就有“健心”的作用,可说是养生一法。当然,读书只是“养生一法”,至少,它不能取代养生。更何况,每一本书既有独特的价值,又有独特的视角,总是会根据作者的兴趣、专业、旨意而有所偏向;同时,不同作者的判断甚至会有龃龉,这也是很正常的。正因为如此,为了丰富自己的养生思想,结合个人的养生实践,作者才有了写作此书的冲动。
作者相信,只有人人都重视健康,才会有和谐美好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http://www.rwbook.com.cn/dongtai/mzyd/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