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制度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对德国、日本、韩国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立和改革的理论范式、制度框架以及具体运行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制度模式建立背后的动因及其适应性。同时,结合各种长期照护模式的公平性、效率性和充足性的学理分析,及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实施现状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及具体政策建议。区别于以往研究,本书将对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研究视域从理念范式的引入和制度框架的分析上,延伸至管理机制和实务运行上,以全面阐释该制度的“应有之义”。
和红,博士,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2004年6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养老金制度改革、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制度研究。
到目前,已在《国外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经纬》、《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中文核心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发表专业学术文章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或摘录。
主持多项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及泉州市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