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010-81528114
北京人文在线出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信息 >

个性化图书工作室频出,纸质出版业“变阵”再战数字时代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记者 徐明徽     发布时间:2016-03-18     浏览次数:

进入2016年,新经典文化公司的编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大变动:各个事业部将面临“解散”。新年就下岗?当然不是,他们要迎来的是“古老”图书出版行业的一次创新。

你或许不了解新经典文化公司,但一定接触过《富爸爸、穷爸爸》《窗边的小豆豆》《小团圆》《1Q84》《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些耳熟能详的畅销书,它们均出自于新经典文化。马尔克斯、川端康成、村上春树、黑柳彻子、东野圭吾、岩井俊二、多丽丝·莱辛等400多位作家是新经典文化的作者,新经典文化同时还拥有张爱玲、沈从文、三毛、路遥、霍达、余华、麦家等众多华语作家的中文简体版权。

拆分-重组-成立工作室,这是新经典文化今年的动作。首先尝试的是新经典文化的外国文学事业部,该事业部30多位编辑要在短时间内重新自由组合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品牌工作室。

 

 

工作室模式:自由度加大,压力也随之而来

黄宁群,新经典文化欧美经典文学主编。3月1日,她与另外5名同事一起成立的“此刻工作室”开始运作。“既有革新又有保留”,黄宁群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原外国文学事业部有4个编辑部,其中2个做欧美文学,另外2个做日韩文学,“现在是3个编辑部转成了工作室模式,人员变动不太大,去年的选题工作室也在接着做,只是今后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了。”

工作室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自主性变得更大。黄宁群说:“将有更大的灵活度去做编辑们想做的书籍,从前产品线严格的区分将被淡化。比如我原来主要做欧美经典文学,现在工作室的选书范围会更广,增加了华语文学、大众社科两条线。”

自由度加大,压力同样随之而来。工作室成立后,编辑将全程参与从选题策划到内容编辑再到营销推广的全过程。工作室“包干”,新经典文化的作用在哪里?“公司有专门的营销策划部,我们会一起合作,发行还是依托新经典文化的平台,毕竟公司已经有很成熟的发行机制其实是权责更加明晰,彼此侧重点不一样了。”

成立工作室后,相应的业绩考核标准也产生了变化。黄宁群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考核标准有调整,但没有硬性要求,销量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也非常看重一本书的文学价值,当然公司对工作室的发展还是有一定期待的。新模式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尝试,就我个人而言,对工作室的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新经典文化旗下的“好读文化”工作室创始人姚常伟曾对外总结了与新经典合作过程中的优势互补:“双方的结合,可以让整个出版链条更加结实和稳健;对我们现阶段来说,这种合伙方式更有益于我们把精力用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

姚常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创办‘好读’时候,就是想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出版本身就是见识和创意的结合,所以,‘好读’的初衷就是想多些灵活性和自由度,让每一本好书都能按照我们的意愿打造出来。”

相较于之前的传统编辑模式,姚常伟觉得“自动自发”是他们最明显的感受和体会:“变化自然会有,随着不断积累,‘好读’团队的见识也在不断提升,见识决定创意,创意会丰富、提升我们的眼光,可以使我们的图书产品更加多元化,也更具独特性。从选书范围来讲,‘好读’以策划畅销书为主,以有用、有趣为最基本的产品标准。”

 

 

新经典出版的部分作品

“面向未来的出版,是带温度的知识分享,是终身的人文教养”

大而全的出版机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时,个性化的工作室似乎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新经典文化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图书公司,中信出版集团早在二年前就开始试水“分社”、“工作室”的模式。“大的放大,小的精细化”,中信出版社上海公司总经理施宏俊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总结。

2014年,中信出版集团陆续成立了“财经分社”、“经管分社”、“大众分社”、“文艺社”、“财经优品工作室”、“扬声工作室”、“新思文化工作室”、“国学精粹工作室”、针对少儿读物的“小中信事业部”等十多个小团队。其中“分社”的规模较“工作室”规模大一些,各分社与工作室侧重点均有不同。

施宏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运营角度来看,主要看核心能力在哪里。中信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就放大中信的渠道能力、推广能力。让小的工作室做品牌、做策划,有的工作室可能只需要2,3人即可。再将这些工作室、分社的内容放到中信大平台上营销、发行,各有所长,我想今后图书出版行业应该会是这样彼此结合的趋势。”

打造大平台是中信出版集团的“野心”。从板块来看,中信出版集团将业务分为内容中心、内容分发平台,以及增值服务平台。中信出版社及旗下各个“分社”与“工作室”即属于内容中心。

纸质书籍要在数字时代的暴风骤雨下良性生存,无疑需要将压力转化为驱策力。“面向未来的出版,是带温度的知识分享,是终身的人文教养”,施宏俊认为抱有这样的信念是将纸质书籍做长远的必要条件。

2016年1月,中信出版集团成立上海分公司。根据介绍,中信出版集团上海公司旨在成为为策划人构建创意的出版平台,同时推出中信书院,推动全媒体阅读传播与教育培训,此外还提供移动互联网社区化阅读产品。

施宏俊认为:“纸本书方兴未艾,生活方式书店是新未来,全球出版业只是刚刚复苏”。据悉,中信出版集团上海公司还将尝试“书+咖啡+阅读生活”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的书店新模式。

奋斗在一线的书商们如此“折腾”,你相信纸质书能在数字时代夺得一片空间吗?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自助出版
自助出版
更多>>推荐书籍
更多>>出书常见问题
更多>>行业信息
关注人文在线官方微信
人文在线二维码